文学院举办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示范展示活动

发布者:王艺婕发布时间:2021-04-30浏览次数:1248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强化示范引领,系统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以及现场教学观摩活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各环节有效推进,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文学院思政集体备课示范展示于4月29日下午在分析测试中心300会议室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岑红、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院长郝其宏、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刘德州担任点评专家,副校长钱进、教务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文学院教师以及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等参与观摩。

展示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刘嘉伟教授对“中国古代文学(三)”的元代文学“绪论”展开说课。说课内容以《元代文学的新认识》为题,主要从文化风貌的新认识、文人构成的新认识、元代文学形态的新认识这三部分展开。通过对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廼贤《塞上曲》这两篇具体作品的解读,辅以智慧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正确认识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坛贡献。该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宏阔的学术视野,培养科研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的倡议融入文学课堂。

第二阶段由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王文君副教授主持集体备课,陈洪老师、胡中山老师、文晓华老师、昝圣骞老师、胡政老师、张勇敢老师、范春义老师、任荣老师等依次发言,充分肯定了刘嘉伟老师在思政元素的融入、科研内容的加强以及智慧教学手段的熟练运用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所长和实际授课经验指出:课程思政要有“学科”属性;元代文学的“新”认识要建立在“旧”的前提下,讲授要恰当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要适当补充宗教对元代文学的影响;要引入教研室在吟诵方面开发的在线课程,突出学科特色;部分概念如“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华夷之变”等概念应当更加精准。张仲谋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优秀文化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要太局限,避免讲授内容固化;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教师应该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

第三个阶段由岺红副书记、郝其宏院长、刘德州副院长进行点评。岑红副书记认为这堂课精心、精致、精美,体现在:一、有四个好的着力点,即正确的民族自豪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大文化观、深刻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以及优秀文化传承中的文化自信。二、做到了四有四无,即有立意无痕迹、有设计无定式、有启示无定案、有立场无生硬,从而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旗帜鲜明,毋庸置疑”的课程思政效果。岺红副书记指出,所有用于课程思政的概念都要精准,要做好古今之呼应、历史与现实的呼应,要不断使用新工具、新理论和新学术话语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授课方式。

第四个阶段由刘嘉伟老师作教学反思,他表示一定要好好消化吸收教研室集体备课意见以及点评专家的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拓展补充,授课方式不断拓新,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最后,赵鹏处长指出古代文学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氛围很好,应该继续坚持传帮带的优秀传统,做到专业与思政的融合。钱进副校长提出要求,希望今天的集体备课能继续示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