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上午,文学院研究生第八十八期“文心”讲堂系列学术讲座于16号楼202会议室举行。主讲人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Katharine P. Burnett教授。讲座题目是《你知道什么?又如何得知?关于十七世纪中国画的思考》,文学院朱存明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外国语学院邱蓓教授担任了本次讲座翻译。
讲座伊始,Katharine P. Burnett教授用一句美国俚语“你知道什么?”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需要我们去真正的体会和把握。她强调解读十七世纪中国绘画艺术、知识的架构、以及认识知识的架构方式、艺术的独创性等问题,对于中国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接着,她从中国文化的创新性,结合目前普遍强调原创性的大环境,对中国古代艺术生产活动的独创性缺失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随后她以龚贤、八大山人等人的画作为例引申出中国古代画法的“奇”,并对“奇”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同时,通过中西方艺术的比较,她总结出中国古代艺术生产活动独创性问题是与当时的主流价值形态所背离的,而仿古是影响独创性研究的关键因素。Katharine P. Burnett教授还以董其昌为例,表明不论在什么样的背景环境下,独创性都是艺术生产活动的活力之源,只有坚持艺术的独创性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的张力。
随后,朱存明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在对Katharine P. Burnett教授的观点表达赞同的同时,结合自己学术研究方向对中国古代艺术生产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欢迎中西方学者多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从不同的文化视域出发可以生发更多的学术的碰撞和火花,最后朱存明教授将自己的学术著作赠予了Katharine P. Burnett教授,讲座也在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