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读书会自2018年已开展6学期,师生反映良好。2018版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本课程列为专业学分课程。为深化教学改革,规范课程教学,达成培养目标,引导更多同学精读中文原典,涵养人文底蕴,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创新能力,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
必修实践课程,共计72课时,4学分。
二、阅读资源
1. 本课程精读用书原则上应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阅读书目》(2021修订版)(附件4)所选图书。特殊原因采用其他书籍须经教研室批准。
2. 鼓励各教研室围绕精读用书开列参考书目,供学生广泛阅读。
3. 读书会用书由学生本人购买。
三、开课方式
1. 选课要求
(1)选课学生原则上应为大二、大三本科生。
(2)选课学生根据开课名单填写《选课统计表》(附件1)并加入相关课程群报名。
(3)原则上每生每学期参加1门,4学期修满。如未完成学分,则下一学期补修(首次开课的大三本科生每学期2门,2学期修满)。
(4)选定报名后学生原则上不得中途更换小组,特殊情况需向教务办申请。
(5)原则上每小组规模10-30人,如规模过小或过大,则视情况停开或增设小组。
2. 授课方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每学期线下课程不少于9课时。
四、评价方法
1. 过程性考查(40%)
(1)平时成绩由考勤分与课程参与分构成,无故旷课2次以上平时成绩为0。
(2)课程参与度以《过程记录表》(附件2)与参与讨论情况为依据。
2. 期终考查(60%)
(1)读书报告:学期结束,学生提交不少于800字的读书报告。
(2)现场汇报:学生根据读书报告进行现场汇报。
五、职责分工
1. 教研室
(1)学期末制定下一学期读书会开设计划,选定导读书单。
(2)选派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2. 教务办
(1)公布开设计划,统计报名信息。
(2)管理读书会教学设施,为读书会提供教学服务。
(3)审核课程成绩,保管教学过程性材料。
3. 班级
(1)统计上报选课信息。
(2)班主任负责成绩录入。
4. 助教
(1)进行导读指导,组织课堂讨论与答疑。
(2)进行课堂考勤。
(3)收集过程性教学资料,撰写总结(附件3),在成绩评定结束后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交教务办留存。
(4)协助完成成绩统计与录入。
六、配套措施
1. 学院各会议室空闲期间可供读书会使用,每次使用请于教务办(16#209室)登记借用钥匙;如借用学校多媒体教室须提前在教务办申请。
2. 学院选派相关专业优秀研究生担任助教。
3. 文印室读书会材料装订费用由学院承担。
4. 教师成绩评定酬金按阅卷量计算,现场评定按300元/次发放劳务费。
5. 学院根据任课情况为助教发放补贴20元/课时,学期结束评选优秀助教予以奖励。
七、其他
1. 本方案由文学院教务办负责解释。
2.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实施。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1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