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讲堂”系列讲座之“现代汉语学习漫谈”

发布者:高迎军发布时间:2019-12-23浏览次数:1704

       2019年12月18日下午2:00,第三期晚晴讲堂在汉园宾馆二楼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期讲堂由文学院退休教授苏晓青老师主讲,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耿艳老师主持,就现代汉语学习的问题为大家作了细致的指导。

       苏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大家展开了论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汉语;三、学习现代汉语的几点建议;四、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讲座伊始,苏晓青教授对语言的定义做了如下明确:从广义概念上讲语言是语言构成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及语言的功能和作用。就语言的产生、性质和构成要素这一问题,苏晓青教授表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语言具有工具性、符号性和全民性的本质特征;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目前,就中国的民族与语言关系这一方面来说,中国有56个民族,120多种语言。虽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如回族是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的,满语等是已消亡或即将消亡的语言,苗族等民族是含有两种以上的语言的,并且这些语言和民族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苏教授还强调了语言并不是唯一的,但是像在汉族的语言中只是方言的差异,并不属于语言的分歧。同时,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汉语、汉字是我们必用的,我们要知道其基本的知识。汉语的名称是汉代以后才有的,但汉语的历史与汉民族的历史则久远的多。

       其次,苏教授还向我们介绍了研究现代汉语的两个维度,一方面是与古代汉语相对而言即历时角度,将汉语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苏教授还对各时期的汉语做出简单的介绍,并以现代汉语中的b、p、m、f的发音与古代发音的不同进行比较。另一方面是与现代汉语方言相对而言即共时角度,从狭义和广义做区分,以闽语的“茶”作为相关事例,解释现代汉语与古代各时期汉语的区别。

二、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汉语

       首先,现代汉语是专业素质的必备要求:它是文学院所有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学生未来的职业素质,作为基础的语言、文字,是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苏教授特别强调了“何为对,何为非,何为佳”,并结合课本解释:修辞是解释“何为佳”的问题,即怎样将语言使用更好的问题。

       其次,现代汉语是深入学习的重要前提:它是以后学习古代汉语、现当代文学等科目的基础。苏教授举例说明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并指明只有学好现代汉语的语音学基础,以后学古代汉语时才不会面临困难。

       再次,现代汉语是语言能力构成的基础:通过语言文字素质“两维四面三层”的塔形结构图,苏教授为同学们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此外,教授还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是一种资源。语言资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语言的自然资源,那就是普通话、方言、民族语言乃至外语;第二类是语言知识产品,比如教科书、辞书、字帖、语料库等等;第三类是公民的语言能力。

三 、 学习现代汉语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提高认识,培养兴趣。学习归根到底是自己的事情,要端正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适量的兴趣。外因虽然很重要,但还要注意内因,并以流行语为例指出兴趣的重要性。学习的过程虽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仍希望同学们对学习、对现代汉语有兴趣,促使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要加强理论,注重实践。理论很重要,但语言学更注重实践。学现代汉语需要逻辑思维,这需要我们在不断练习中去加强,要加强课后的训练。许多问题都是书本上没有的,这就要我们注重实践。

       最后,要勤思多练,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生将语言学的相关书刊结合起来,因为语言可以没有文学,但文学离不开语言。一定要多做练习性的题目,打开思维;同时也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苏教授通过书上的文字、语法章节为例,告诉我们动手加动笔,才能学好汉语。总之一句话:多思、多看、多练,学会总结问题。为此苏教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赵元任先生的《语言问题》以及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敦促大家在课后多多阅读现代汉语方面的相关的书籍。

       通过苏教授耐心细致的讲解,大家对现代汉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汉代汉语的学习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同学们之前对学习现代汉语的“恐惧”,并激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够踏实认真地去学习现代汉语,并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