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同时也正值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4月26日下午3:00,在文学院助理辅导员王军雨的带领下,文学院学生代表拜访了文学院教授徐放鸣老师,开展了“传递文学薪火,寻找苦战精神”主题团日活动的第三期。
活动伊始,徐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他曾经的高考和大学生活,认为贯穿77级中文学子青春时光的便是“苦战精神”。徐老师从三个维度概括了 “苦战精神”的内涵,即“刻苦自立精神”、“勤奋努力精神”、“坚忍不拔精神”。并且指出 “苦战精神”与中文传统结合就是中文精神,也就是三个功夫:嘴上功夫,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手上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教学功夫,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和毛笔字。当谈到中文对徐老师的影响时,他坦言中文是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现场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语言的逻辑性和感染力都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也提升了文字表达能力,使他的学术文章更为质朴简洁。同时,徐老师告诉同学们身为中文人要有中文自信。要终身学习去感受中文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传承和运用中华文化。最后,徐老师在纪念册上题下“中文精神,薪火相传”八个字鼓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并将《苦战》一书赠与同学们留念。
本次团日活动,通过聆听老一辈优秀中文人的故事,同学们对中文精神和中文对人生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意识到了“传承苦战精神,焕发中文风采”是每个中文人肩负的使命。
(嘉宾介绍:徐放鸣,中国当代学者,江苏师范大学美学教授,原江苏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理事,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