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全省司法系统中,一篇《你是人间四月天——徐州市鼓楼区法院沉痛悼念赵玉民同志》的推文立刻传遍整个网络。无数人在转发、评论、缅怀之余,被这位年轻的基层公务员身上的坚持和勤奋的品质所感动。像在昨日,又似眼前,记忆里那个文静、阳光,笑容像玉兰般明媚的女孩,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赵玉民,女,汉族,1992年生,江苏丰县人。2011年至2017年间,赵玉民曾就读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和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国家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赵玉民校友的离去,牵动和感怀着无数江苏师大人特别是文学院校友的心。
听闻消息后,由学院党委耿艳副书记带队,来自文学院的辅导员代表、党员代表、学生代表一行十余人,第一时间赶赴徐州市鼓楼区法院,真切开展缅怀追思赵玉民校友事迹活动,并参加了赵玉民校友追思座谈会。
座谈会上,耿艳副书记代表学院党政对一直关心、支持、鼓励赵玉民校友的朋友和同事致以感谢。耿艳副书记详细介绍了赵玉民生前在校学习期间的相关经历,代表广大文学院校友对赵玉民的离世表示悲痛和缅怀。文学院初日书记、沙先一院长、张仲谋教授等通过不同途径表达了对赵玉民去世的痛惜与哀挽。
追思活动中,学院师生代表在鼓楼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带领下,还分别参观了赵玉民校友生前的办公场地、党建活动展览馆。赵玉民生前领导及同事魏立华、梁波、王敏、刘金伟、密其深、糜州阳等同志先后从优秀事迹、宣传工作、日常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向文学院师生代表介绍了赵玉民校友的情况,表达了对赵玉民校友不幸离世的哀思与惋惜。
回顾赵玉民校友的一生经历,短暂而绚烂。赵玉民从小就对古典文学充满兴趣。直到读大学的时候,她依然可以把《聊斋志异》的故事娓娓道来。四年本科期间,赵玉民坚持阅读、勤奋学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们的喜爱。
本科期间,赵玉民就开始关注和研究俞平伯先生诗词,使她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毕业后,赵玉民顺利考入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从文学院院长沙先一教授治学。
读研期间,赵玉民积极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研究项目,专业成绩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在认真研修专业课程、培养专业能力之外,赵玉民还有自己的爱好,她的软笔书法作品《宠辱不惊》曾获江苏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非专业组二等奖,爱好写作的她还担任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报副主编,凭借优异的表现,赵玉民同学获得了2016年学年国家奖学金。
赵玉民在校期间的科研态度深得老师们的肯定。导师沙先一院长回忆,赵玉民的硕士论文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题目,研究过程中需要翻读大量的文献,光《全清词·顺康卷》《顺康卷补编》就共24册,收词6万余首,在数量如此巨大的词作中找到咏史怀古词已是非常不易,何况更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相关论题,并放到千年词史进程中进行考虑。“肯吃苦、爱思考,对于学业和事业始终有着不懈的追求,这就是玉民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在沙院长看来,赵玉民之所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是和她求学期间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分不开的。
2017年,赵玉民顺利考入徐州市鼓楼区法院工作,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小到微信公众号日常推送,大到工作简报、外宣报道,赵玉民乐于思考、善于观察,工作仅一年后就被借调到最高人民法院直属单位锻炼。期间丝毫不畏难、不避难,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地完成相关任务。
工作以来,赵玉民累计发表新闻作品500余篇,组织参加15次新闻发布会,每年推送120余篇微信文章,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徐州市“市优秀公务员”光荣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市法院新闻舆论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法院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全市法院优秀网评员”“鼓楼区优秀公务员”“鼓楼区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赵玉民在校期间刻苦学习、虚心上进,工作期间不畏困难,积极进取,这正是文学院老一辈中文人“苦战”精神的展现,也是中文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生动再现。许多同学表示,要像赵玉民那样立足于本职岗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玉殒香销堪悲泣,赤心永记勤为民。愿赵玉民校友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