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学术著作出版情况
1. | 明代文人游幕与文学研究 | 吕靖波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5 |
2. | 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 | 赵兴勤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5 |
3. | 诚人笃行:沈从文的人生交游 | 王 力 | 人民出版社 | 2015 |
4. | 《穆天子传》的文化阐释 | 方 艳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2015 |
5. | 汉唐乐府的文化阐释 | 陈 洪 | 凤凰出版社 | 2015 |
6. | 明代词学编年史 | 张仲谋 王靖懿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 |
7. | 山海的缪斯--当代台湾少数民族作家汉语文学创作研究 | 王志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5 |
8. | 异度时空下的身份书写:香港女性小说研究 | 王艳芳 | 人民出版社 | 2015 |
9. | 中国新时期短篇小说论稿 | 郝敬波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6 |
10. | 多元视域中的中国新文学 | 黄德志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2016 |
11. | 传记诗学 | 王成军 | 新华出版社 | 2016 |
12. | 红楼梦诗学精神 | 王怀义 | 台湾里仁书局 | 2016 |
13.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朱存明 | 台湾里仁书局 | 2016 |
14. | 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 | 朱存明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6 |
15. | 千山独行——张爱玲的情感与交往 | 王艳芳 | 人民出版社 | 2016 |
16. |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 张卫中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 |
17. |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 | 刘嘉伟 | 人民出版社 | 2016 |
18. |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正义伦理研究——以“身体政治”为中心 | 宋红岭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 |
19. | 民国音韵学三论 | 乔秋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6 |
20. | 古典诗词学探微 | 沙先一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2016 |
21. | 汉画像之美 | 朱存明 | 商务印书馆 | 2017 |
22. | 现代性视域中的卢梭美学思想 | 种海燕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17 |
23. | 晚清民初词体声律学研究 | 昝圣骞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7 |
24. | 大众传媒视域中的女性文学 | 王艳芳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17 |
25. | 小学教师语言概论 | 霍生玉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 |
26. | 岭南先唐文学研究 | 周苇风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 |
27. | 张艺谋电影研究 | 李金梅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17 |
28. | 网络新闻语篇研究 | 林 纲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 |
29. | 网络语言学教程 | 林 纲 | 科学出版社 | 2017 |
30. | 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秦汉卷 | 王怀义 | 人民出版社 | 2017 |
31. | 汉语动量范畴的历时研究 | 于立昌 | 甘肃民族出版社 | 2018 |
32. | 最浅学诗法最浅学词法 | 沙先一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8 |
33. | 中国史前神话意象(修订本) | 王怀义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8 |
34. | 清代散见戏曲史料研究 | 赵兴勤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8 |
35. | 灵感的智慧:灵感思维导论 | 朱存明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8 |
36. | 灵感与悟性:灵感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朱存明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8 |
37. | 中国现当代诗歌经典精讲 | 黄德志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19 |
38. | 中国早期小说生成史论 | 陈洪 | 中华书局 | 2019 |
39. | 民俗之雅:汉画像中的民俗研究 | 朱存明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 |
40. | 曾氏文学家族研究 | 李俊标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19 |
41. | 曾巩散文考论 | 李俊标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19 |
42. | 道境与诗艺:中国早期神话意象演变研究 | 王怀义 | 商务印书馆 | 2019 |
43. | 古词今语——《荀子》与杨倞注词汇比较研究 | 霍生玉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9 |
44. | 近代汉语复杂被字句研究 | 刘进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9 |
45. | 文学史的认知与阐释 | 李昌集 | 凤凰出版社 | 2019 |
46. | 明词史(增订版) | 张仲谋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 |
47. |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 | 赵兴勤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 |
48. |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 王跃平 |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 2019 |
近五年文学院重要论文
1. | 新时期短篇小说的文体探索与创新 | 郝敬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5 | CSSCI |
2. | 论台湾新世代女作家郝誉翔的“北投书写” | 王艳芳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5 | CSSCI |
3. | 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家形象构建的三个问题 | 徐放鸣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5 | CSSCI |
4. | 国家形象研究视阈中的区域书写与中国经验——以新时期江苏短篇小说创作为例 | 郝敬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5 | CSSCI |
5. | 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 | 黄德志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5 | CSSCI |
6. | 胡适语言变革理论再思考 | 张卫中 | 浙江学刊 | 2015 | CSSCI |
7. | 元人“芦花被”同题集咏探析 | 刘嘉伟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2015 | CSSCI |
8. | 以人民为本位与当代文艺的新使命 | 徐放鸣 | 艺术百家 | 2015 | CSSCI |
9. | 驾头杂剧考论 | 吕靖波 | 艺术百家 | 2015 | CSSCI |
10. | “毕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张秀松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15 | CSSCI |
11. | 试析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化认同 | 刘嘉伟 | 西北民族研究 | 2015 | CSSCI |
12. | 神话现象学的逻辑原则 | 王怀义 | 文学评论 | 2015 | CSSCI |
13. | 批判与建构:左翼文学的可能性 | 刘东玲 | 山东社会科学 | 2015 | CSSCI |
14. | 《周秋汀八十寿序》著作者考辨 | 赵兴勤 | 文献 | 2015 | CSSCI |
15. | 论《艺苑卮言》的词学史意义 | 张仲谋 | 中山大学学报 | 2018 | CSSCI |
16. | 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价值观体系的融通与整合 | 黄健 | 贵州社会科学 | 2015 | CSSCI |
17. | 当神蓝遇见斯塔夫罗金——《群魔》的“自由意志”与《雪》中的恐怖主义 | 张虎 | 俄罗斯文艺 | 2015 | CSSCI |
18. | 台湾当代诗歌语言流变论 | 张卫中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5 | CSSCI |
19. | 诗性的学者和学者的诗性 | 刘业伟 | 当代作家评论 | 2015 | CSSCI |
20. | 后现代自传话语的范式——论罗兰.巴特自传叙事中的假体、主体与母体 | 王成军 | 当代外国文学 | 2015 | CSSCI |
21. | 物哀与幽玄:高畑勋动画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质 | 李金梅 | 当代电影 | 2015 | CSSCI |
22. | 也说“梁”与“桥”的替换 | 霍生玉 | 中国语文 | 2016 | CSSCI |
23. | 南京图书馆藏丁氏八千卷楼抄本《传奇汇考》考论 | 王文君 | 文献 | 2016 | CSSCI |
24. | 现实旨归与历史重构——论台湾后乡土小说中的两种历史叙事形态 | 吴鹍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6 | CSSCI |
25. | 短篇小说的灵魂:从汪曾祺到苏童 | 郝敬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6 | CSSCI |
26. | 诗化描述与理性论述:《文心雕龙》书写语言的两种模式 | 吴建民 | 中国文学研究 | 2016 | CSSCI |
27. | 民国教科书中的新词语与新思想的传播— 兼谈“五四”语言变革与思想变革 | 张卫中 | 浙江学刊 | 2016 | CSSCI |
28. | 主观大量词“有的是”的语义获得 | 张爱玲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16 | CSSCI |
29. |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失收剧目考补 | 赵兴勤 | 戏曲艺术 | 2016 | CSSCI |
30. | 从国剧到京剧——对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脉络的一种考察 | 王文君 | 文艺研究 | 2016 | CSSCI |
31. | 尊体意识与典范追求——以清词序跋为中心 | 沙先一 | 文艺研究 | 2016 | CSSCI |
32. | 元代茀林诗人金哈剌刍议 | 刘嘉伟 | 文学遗产 | 2016 | CSSCI |
33. | 鲁迅“骂之为战”的发生 | 邱焕星 | 文学评论 | 2016 | CSSCI |
34. | 汉诗“缘事而发”的诠释界域与中国诗学传统 | 王怀义 | 文学评论 | 2016 | CSSCI |
35. | 走向创新融通的当代文艺理论 | 徐放鸣 | 文学评论 | 2016 | CSSCI |
36. | “三美一同”理念关照下的元代多民族文学活动 | 刘嘉伟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2016 | CSSCI |
37. | 论审美意识研究的基本类型 | 王怀义 | 人文杂志 | 2016 | CSSCI |
38. | 过渡时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形塑及其意蕴 | 王艳芳 | 南开学报 | 2016 | CSSCI |
39. | 新诗的尴尬:中国文人诗歌演进的必然结果 | 周苇风 | 广东社会科学 | 2016 | CSSCI |
40. | 华夷一体与元代叙事诗的新变 | 刘嘉伟 | 兰州学刊 | 2016 | CSSCI |
41. | 名词“光景”向概数助词和情态副词的演化 | 张爱玲 | 汉语学报 | 2016 | CSSCI |
42. | 严复的语言观与翻译 | 张卫中 | 贵州社会科学 | 2016 | CSSCI |
43. | 从神思说到解释说 | 王怀义 | 广东社会科学 | 2016 | CSSCI |
44. | 刘震云小说语言论 | 江南 | 甘肃社会科学 | 2016 | CSSCI |
45. | 门罗与契诃夫——以女性书写为中心 | 张虎 | 俄罗斯文艺 | 2016 | CSSCI |
46. | 空间在场与空间建构的写作——评台湾作家言叔夏散文集《白马走过天亮》 | 郝敬波 | 当代作家评论 | 2016 | CSSCI |
47. | “阿弥陀佛”向会话程式语的语用化 | 张秀松 | 当代修辞学 | 2016 | CSSCI |
48. | 革命与摩登的变奏——三十年代中国新感觉派兴衰论 | 黄德志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7 | CSSCI |
49. | 豫北晋语的儿化 | 史艳锋 | 语言研究 | 2017 | CSSCI |
50. | “早晚”的词汇化与主观化 | 于立昌 | 语言科学 | 2017 | CSSCI |
51. | “好说”向会话程式语的语用化 | 张秀松 | 当代修辞学 | 2017 | CSSCI |
52. |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 | 刘业伟 | 当代文坛 | 2017 | CSSCI |
53. | “(真)有PN的”构式的共时特征和历时形成 | 张秀松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17 | CSSCI |
54. |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化中国形象呈现 | 徐放鸣 | 艺术百家 | 2017 | CSSCI |
55. | “新民说”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0年代的民粹主义辨析 | 刘东玲 | 学术月刊 | 2017 | CSSCI |
56. | 墨遗萍戏曲文物学事钩沉 | 曹广华 | 戏剧 | 2017 | CSSCI |
57. | 选本批评与清代词坛的统序建构 | 沙先一 | 文学评论 | 2017 | CSSCI |
58. | 戏剧图像的价值及判定方法 | 范春义 | 文艺研究 | 2017 | CSSCI |
59. | 从印刷语言到话语批判——论台湾乡土文学中的混语现象 | 吴鵾 | 台湾研究集刊 | 2017 | CSSCI |
60. | 七月派及左翼文化政治建构 | 刘东玲 | 兰州学刊 | 2017 | CSSCI |
61. | 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生平补正 | 王怀义 | 故宫博物院院刊 | 2017 | CSSCI |
62. | 图像汉学展新知 | 朱存明 | 读书 | 2017 | CSSCI |
63. | 鲁迅研究的反思与再出发——鲁迅研究:从区域视野到世界视野 | 邱焕星 | 东岳论丛 | 2017 | CSSCI |
64. | 论唐代乐府诗的言志功能 | 王立增 | 东吴学术 | 2017 | CSSCI |
65. | 钱钟书《围城》与杨绛《洗澡》的互文性考辨 | 王艳芳 | 中国文学研究 | 2018 | CSSCI |
66. | 《长生殿》“排场”之评点 | 张勇敢 | 戏剧 | 2018 | CSSCI |
67. | 现代汉语方言中“归齐”的意义和用法溯源 | 张秀松 | 语文研究 | 2018 | CSSCI |
68. | 再造故乡:鲁迅小说启蒙叙事研究 | 邱焕星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8 | CSSCI |
69. | 论萧红、苏青的传统家庭书写 | 王艳芳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8 | CSSCI |
70. | 近现代时期观物取象内涵之转折 | 王怀义 | 文学评论 | 2018 | CSSCI |
71. | 汉代的方术与表演伎艺的生成 | 赵兴勤 | 艺术百家 | 2018 | CSSCI |
72. | “斯芬克斯之谜”与西方悲剧人物的伦理悖论 | 张连桥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8 | CSSCI |
73. | 鲁迅文学院与新时期文学生态 | 刘业伟 | 齐鲁学刊 | 2018 | CSSCI |
74. | 明代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与文学成就 | 吕靖波 | 南通大学学报 | 2018 | CSSCI |
75. | 梁启超的语言思想及意义 | 张卫中 | 贵州社会科学 | 2018 | CSSCI |
76. | 创作社波西米亚与普罗文学 | 刘东玲 | 学术月刊 | 2019 | CSSCI |
77. | 从易象到意象 | 王怀义 | 学术界 | 2019 | CSSCI |
78. | 从“讽政”到“人民性”:乐府诗接受的一个重要维度 | 王立增 | 学术界 | 2019 | CSSCI |
79. | 寓意批评的限度 | 王怀义 | 文艺研究 | 2019 | CSSCI |
80. | 汉刘邦《大风歌碑》为北宋摹刻东汉碑考 | 王珏 | 中国书法 | 2019 | CSSCI |
81. | 唐《<述书赋>字格》所见书论语词的衍化 | 周珩帮 | 中国书法 | 2019 | CSSCI |
82. | 广州鲁迅与“在朝革命” | 邱焕星 | 文学评论 | 2019 | CSSCI |
83. | “后五四鲁迅”:思想革命与文化政治 | 邱焕星 | 山东社会科学 | 2019 | CSSCI |
84. | 清末民初作家迁徙与上海现代文学场域的生成 | 王力 | 南京师大学报 | 2019 | CSSCI |
85. | 论《文心雕龙》“深识鉴奥,欢然内怿”说 | 徐放鸣 | 江海学刊 | 2019 | CSSCI |
86. | “正在”的词汇地位献疑 | 于立昌 | 汉语学习 | 2019 | CSSCI |
87. | 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的形成和演变 | 张秀松 | 汉语学报 | 2019 | CSSCI |
88. | “本土资源”与“友邦经验”——中央文学所创办溯源 | 刘业伟 | 当代作家评论 | 2019 | CSSCI |
89. | 毕飞宇短篇小说表达世界的三种方式 | 郝敬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19 | CSSCI |
90. | 《现代文学视野中的皖人旧体诗词探微》 | 任 荣 | 《江淮论坛》 | 2019 | CSSCI |
近五年文学院重要科研课题
序号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项目类别 | 项目编号 |
1. | 张仲谋 | 《历代词籍总目提要》及文献数据库建设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8ZDA257 |
2. | 张卫中 | 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5ZDB080 |
3. | 刘嘉伟 | 元代各民族文学交融背景下元诗的发展与流变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8ZDA340 |
4. | 李昌集 | 中国诗词曲源流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1&ZD105 |
5. | 朱存明 | 《汉学大系》编纂及海外传播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4ZDB029 |
6. | 沙先一 | 历代词籍选本叙录、珍稀版本汇刊与文献数据库建设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大项目 | 16ZDA179 |
7. | 张仲谋 | 清词编年史及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点项目 | 17AZW007 |
8. | 徐放鸣 | 中国当代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构建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重点项目 | 12AZW003 |
9. | 王怀义 | 中国早期神话意象演变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13CZW019 |
10. | 赵兴勤 |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3FZW072 |
11. | 张勇敢 | 中国古代戏曲评点史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15CZW025 |
12. | 李俊标 | 和刻本宋人著作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6BZW061 |
13. | 种海燕 | 卢梭美学思想的中国影响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6BZW023 |
14. | 赵兴勤 | 钱南扬学术年谱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6FZW038 |
15. | 刘君敬 | 汉语核心词更替的底层形式与规则表达研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16CYY036 |
16. | 刘嘉伟 |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文学活动与元诗风貌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3FZW066 |
17. | 王文君 | 《优语录》整理与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7FYS003 |
18. | 刘嘉伟 | 元末明初蒙古色目士人的生存状态与文学创作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青年项目 | 17CZW028 |
19. | 邱焕星 | “中期鲁迅”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8FZW028 |
20. | 曹广华 | 中国古戏台题记文献汇编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8FZW026 |
21. | 吴 鵾 | 台湾后乡土文学论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8FZW059 |
22. | 王怀义 | 《红楼梦》文本图像渊源考论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后期资助项目 | 18FZW001 |
23. | 霍生玉 | 《毛诗》古注中的语词替换与汉语词汇演变的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8BYY145 |
24. | 王艳芳 | 新马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9BZW111 |
25. | 王立增 | 乐府诗采集、编选与乐府诗史建构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9BZW038 |
26. | 张勇敢 | 中国古代戏曲关目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一般项目 | 19BZW093 |